中国路途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攻略

加强残疾人、老年人群体权益保障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通过 将于9月a1日起施行


(相关资料图)

(文昱洲)6月28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。这部法律将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。

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疾人、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社会生活,促进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,是残疾人、老年人等群体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,对于促进社会融合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。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,是坚持以人为本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,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,是切实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质量的有力保障。

据了解,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过程中,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聚焦民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理念、思路和举措;积极落实党中央大兴调研相关要求,深入基层社区、街道和相关单位开展立法调研,通过多种形式系统梳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,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。比如,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,社会广泛关注加装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问题,该法从国家鼓励、政府支持、居民配合三个方面作出规定,进一步明确加装范围、发挥各方面作用以及充分考虑兼顾居民不同利益诉求,不断增强制度规定的针对性、可操作性、有效性。

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共8章、72条,具体分为总则、无障碍设施建设、无障碍信息交流、无障碍社会服务、保障措施、监督管理、法律责任和附则。主要包括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定位、原则和管理体制,系统规定无障碍设施建设、改造、维护和管理相关制度等内容。该法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,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,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重点保障残疾人、老年人,在制度设计、标准确立、建设要求等方面,紧扣残疾人、老年人的需求和期盼。与此同时,该法强化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基础性、通用性、普惠性,明确残疾人、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无障碍需求的,可以享受无障碍环境便利,让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。

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得到了法律界高度评价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石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,该法是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立法,虽然属于“小切口”立法,但观念鲜明、制度设计全面,意义大、影响广。该法在原有法律法规基础上,总结吸收实践经验,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全要素、全链条、全场景作出系统规定,覆盖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验收、使用、维护、管理、监督等全过程,并区分未来新建和以往既有,统筹考虑地区城乡差异,推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发力,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