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路途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攻略

七夕将至 来雨花区非遗馆体验别样民俗


(相关资料图)
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8月20日讯(通讯员 刘琛)今天,2023年“爱在长沙——我们的节日·七夕”主题活动暨长沙市雨花区“传承非遗·情满七夕”非遗民俗体验活动在雨花非遗馆举行。整场活动分为“汉服乞巧”“擂台斗巧”“民俗展演”“非遗集市”4个篇章,组合成为一幅七夕民俗文化长卷。

七夕的重头戏当然是乞巧,雨花非遗馆邀请君子道远六艺馆主理人邓世謇为通赞,依托国家图书馆珍藏《元本东京梦华录》,复原了宋代七夕乞巧仪式及其相关民俗活动。

“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尽红丝几万条”。在雅乐伴奏下,通赞用文言文引导仪式正式开始。只见主祭着宋制“深衣”缓缓登场,先至“濣浣所”净手,再登上“九引台”诵读《乞巧文》,依次向牛郎织女星和魁星献爵祭拜。此时,“九引台”上有序陈列着《梦华录》中记载乞巧所用物件:“双头莲”取花开并蒂的祥瑞,“磨喝乐”即泥人,“水上浮”即蜡花儿,“花瓜”“笑靥儿”“果食将军”则是雕花供果、巧果、果仁等。此外还有笔砚、印章等文房用具,湘绣、年画等非遗女红。主祭在6名礼生的簇拥下,带领市民游客一起对月穿针乞巧,仪式圆满结束,众人分食供品,共沾福气。

邓世謇介绍,七夕这天有女子拜七姐、文士拜魁星的习俗。“至初六日、七日晚,贵家多结彩楼于庭,谓之‘乞巧楼’。铺陈磨喝乐、花瓜、酒炙、笔砚、针线,或儿童裁诗,牛郎织女呈巧,焚香列拜,谓之‘乞巧’。”

“非遗趣科普”知识问答将活动推向了高潮,大小朋友积极参与答题,大家身穿汉服,投入热烈的节日氛围中。现场还由非遗传承人传授女书、绢花等传统技艺,表演了苗舞、古琴、尺八节目。

馆长邓运姣表示,雨花非遗馆从千年延续的七夕节俗中,提练东方朴素价值观与审美志趣,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开展丰富的非遗民俗体验活动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非遗焕发新活力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